最新!高值耗材国家治理清单发布,骨科、心血管类耗材成监管“重灾区”
来源:MedTrend医趋势
2020/1/14 18:35:25

今天(1月14日)发布第一批国家高值耗材重点治理清单,共计18个高值耗材品种。


从清单品种看,

  • 一次性耗材占据一席;

  • 骨科产品占比最大,是本次“中枪”最多的品类;

  • 心血管类耗材占比第二,与骨科产品累计,约占据名单三分之二的名额。


清单发布后,医用耗材管理“散养态”将退出历史舞台,安全、有效、经济将成为医疗机构对耗材选用的主旋律。


另外,高值耗材被重点监控后,下一步的带量采购也将跟上,高值耗材利润将急剧缩水,或将对以代理制为主的高值耗材经销模式带来颠覆性影响!



早闻其声,终见其文


国家对高值耗材治理的意愿,早在2012年,原卫生部等六部委出台《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就已明确提出。


而在2019年这个医改的关键节点上,该项工作终于引起国家最高层的重视,经过国务院两次正名后,正式文件终于出炉:


  • 2019年3月,卫健委发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由院领导负责的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承担指导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和监督工作,即在各个医院设立专门监管部门,监督医用耗材使用,升级医用耗材院内监管水平

  • 2019年6月,国务院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任务》提出:对单价和资源消耗好占比相对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开展重点治理;

  • 2019年7月,国务院发布《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提出:由国家卫健委牵头,国家医保局协同,2019年底前完成第一批高值耗材重点治理清单。


显然,该份文件迟到了半个月,说明卫健委对一批耗材监管目录应该是经过了“反复斟酌”。

  • 一是由于品种选择的问题,需要等待各省市汇总、上报用量大、单价高的品种;

  • 二是由于国家层面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编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地针对同种耗材的品名和描述各不相同,这需要国家卫健委汇总完成后,再进行统一的界定。


另外,各地方也在积极跟进。广东、江西、山东、河南等地相继发文,均在2019年医改重点任务中提出,对单价和资源消耗占比相对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开展重点治理改革完善医用耗材采购政策。



被列入清单,意味着什么?


对于这样的清单品种,业内人士应该并不意外。因为2019年8月,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就曾表示,目前正研究选出一些临床应用量多、价格高、占用资源多的品类,作为这次高值耗材专项整治的治理重点。



焦雅辉介绍:“我们已在全国建立了非常完善的质控体系,从国家到省、市,通过质控对每一项重点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行为加强规范性的监控,包括使用到高值医用耗材的心血管介入、骨科,这都是应用高值耗材比较多的领域,我们加大质控力度。
那么,“加大质控力度”到底意味着什么?
由于本次文件并未提出具体的监控方式,我们以高值耗材监管“先锋地区”——河南省著名的“双十”制度举例。

2018年7月,河南省卫计委发布《关于对全省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实施“双十”制度管理的通知》要求,

  • 医疗机构每月要对使用量排名前十的高值医用耗材,以及使用金额排名前十的医务人员进行公示。

  • 销量两次进入前十的高值耗材,有可能会被停用,医生也将被上报到医疗纠风办,在绩效考核中受到影响。



如果此次清单中的产品,也要进行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双向监管,并与医生薪酬绩效挂钩,这就相当与辅助用药重点监控清单,目录内品种大概率会“量价齐跌”。


在河南发布该项管理制度后,河南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曾表示:“现在放支架医用原则是不超过三个,如果超过三个要建议首选搭桥,这要取决于病人意愿。”


另外,文件指出,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品种,这意味着该办法落地到各地方后,高值耗材监控品种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目录产品有可能率先进行国家级带量采购?


本月,江苏省在两轮带量采购(针对心脏支架、起搏器、人工晶体、血管介入、人工髋关节等)后,启动了升级医用耗材编码维护工作,首批维护品种就是骨科关节

而在此次清单中,骨科产品占比最大,不禁令业内人士“毛骨悚然”,感叹国家这次对骨科政策风刮得着实有点大。

再结合最近江苏、安徽等地的采购品种,与此次清单中的部分品种存在重合。我们可不可以推测,这18个品种被重点监管后,等待时机成熟,有可能会被优先考虑列入全国性耗材带量采购目录?


附: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



· END ·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