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London)最新研究,特定波长红光照射人体背部 15 分钟,能显著降低血糖浓度,可望治疗糖尿病患血糖。该成果于2月底刊登于《生物光子学》期刊(Journal of Biophotonics)。
研究人员发现,波长 670 奈米(nm)红光会刺激“粒线体”(mitochondria)消耗更多葡萄糖,使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变化降低近三成。虽然研究仅以健康受试者实验,但既非侵入性又无需服药的技术,有潜力帮助糖尿病患控制血糖,缩小血糖波动幅度,避免并发症发生。
粒线体是细胞产生能量的主要胞器,利用氧气和葡萄糖制造富含能量的 ATP 分子。年龄增长和某些疾病会使粒线体制造 ATP 效率下降。有趣的是,以前研究证实,照射波长介于 650~900 奈米的红光或近红外光,可刺激粒线体产生 ATP,并减少细胞自由基;并有实验证明 670 奈米红光照射年老果蝇及小鼠脑细胞,可增加 ATP 含量 30% 及 50%。
图片来源:拍信网正版图库
现代人生活于缺乏红光环境
为了探讨波长 670 奈米红光对人类血糖的影响,伦敦城市大学招募 30 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照射红光)15 人、对照组(无照光)15 人,所有受试者都没有已知代谢疾病,也没有服药。
实验组先于上背部持续照射 LED 红光 15 分钟,皮肤和肌肉组织(包括斜方肌)都会受光线刺激。照射 45 分钟后,再口服大量葡萄糖,每 15 分钟记录一次血糖值,持续两小时(葡萄糖耐受性测试)。
分析血糖数值后发现,照射红光显著缓和摄取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波动度,整体血糖下降 7.3%,摄入葡萄糖前后差异值更大幅减少 27.7%,显示红光照射可能促进活化粒线体消耗葡萄糖,帮助血糖稳定。主要作者麦克?波纳 (Michael Powner) 博士说:“显然,红光会调控粒线体功能使细胞和生理层面影响身体。单次 15 分钟红光照射,有机会降低饭后血糖。”
资深科学家杰弗瑞(Glen Jeffery)教授指出,现代人生活在缺乏红光的环境,主要原因是 LED 灯大量使用蓝光,红光相对匮乏,可能导致粒线体功能下降,降低 ATP 产量。若长时间处于充斥蓝光且缺乏红光的环境,可能对健康构成损害,并增高血糖紊乱风险。长期而言,这种情况可能成为糖尿病隐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厘清机制。(来源:科技新报)